北京11月29日电 (记者 马海燕)“有人问,人工智能会代替人类吗?我认为不会的,因为人类有两个世界:外部行为世界,这个机器人可以模仿;但精神世界,机器人恐怕替代不了。”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著名教育家顾明远29日在北京表示。
在当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好未来教育集团等联合主办举行的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,88岁的顾明远作了题为《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教育》的演讲。他说,互联网、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,也改变着教育,它改变了教育的概念、定义、生态、方式、师生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,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这种变革。
他认为,互联网时代,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有变化,过去教育就是传授知识,最多培养一些能力,现在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、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。“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思维,思维变了,它就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。”
顾明远强调,互联网对教育发生改变很大,但教育的本质不会变,教育传承文明、创新知识、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,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会变,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。
“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学,是不是学校和教师要消亡、消逝了?”顾明远认为,学校是学生集体学习、共享学习成果的最好场所,所以学校不会消亡,教师也不会消失。信息技术、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,但是技术永远只是一个手段、不是目的,机器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。
顾明远不赞成现在所有课堂都由电脑课件代替老师板书。“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习惯了用课件,但课件里面画个圆,学生看了之后不会有什么表情。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圈,学生就非常有感觉。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过程,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,这个是机器代替不了的。所以我们要处理好技术和人文的关系。”(完)